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《莊子》外雜篇研究
RESEARCH ON THE OUTER AND MISCELLANEOUS ZHUANGZI CHAPTERS 
開課學期
98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魏家豪 
課號
Phl7146 
課程識別碼
124 M08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哲研討室三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82WaiZa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莊學研究通常著重於內篇,而視外雜篇為參考資料。本課程將透過原典的結構分析指出若干外雜篇的內在關聯,以展現其豐富的哲學思想。此研究方法可展開《莊子》研究的新路線,並對傳統理解提出質疑。 

課程目標
(一)、深入探討《莊子》外雜篇的哲學思想;(二)、討論《莊子》哲學的重要論題與概念之義涵;(三)、探詢外雜篇與內篇之異同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要求學生:(一)、每週預習指定資料;(二) 、以積極的態度參與討論; (三)、在課堂上對期末報告的題目作初步介紹 (預備報告);(四)、撰寫6000-7000字的期末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二 14:00~16:00 
指定閱讀
- 《莊子》:〈外物〉、〈天地〉、〈天道〉、〈庚桑楚〉、〈寓言〉、〈列禦寇〉。
- De Reu, Wim. 2009. “A Ragbag of Odds and Ends? Zhuangzi 26 as Philosophical Collage Writing.”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Literary Forms of Argument in Pre-Modern China, September 16-18, Oxford, The Queen’s College. 
參考書目
- 王叔岷,1994,《莊子校詮》二版,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。
- 陳鼓應,1999,《莊子今註今譯》,臺北:臺灣商務。
- 陳鼓應,2005,《老莊新論》,臺北:五南。
- 劉榮賢,2004,《莊子外雜篇》,臺北:聯經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上課表現 
30% 
出席和討論 
2. 
預備報告 
20% 
書面報告務求言簡意賅、要言不繁(一至二頁),05/14繳交給教師及同學;晚繳扣5%;另有口頭報告(05/21) 
3. 
期末報告 
50% 
06/21以前上傳至課程網站;晚繳一週以上扣5%;抄襲以零分計算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6  課程介紹 
第2週
3/05  〈外物〉 
第3週
3/12  〈外物〉 
第4週
3/19  〈天地〉 
第5週
3/26  〈天地〉 
第6週
4/02  〈天地〉 
第7週
4/09  〈天道〉 
第8週
4/16  〈天道〉 
第9週
4/23  〈天道〉 
第10週
4/30  〈庚桑楚〉 
第11週
5/07  〈庚桑楚〉 
第12週
5/14  〈庚桑楚〉 
第13週
5/21  預備報告 
第14週
5/28  〈寓言〉 
第15週
6/04  〈列禦寇〉 
第16週
6/11  〈列禦寇〉 
第17週
6/18  〈列禦寇〉